长白山天池景区的特点?
长白山景区,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,东南与朝鲜毗邻,坐落于长白山北坡,距长白山34公里,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,区域面积52.42平方公里,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,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。长白山在《山海经》称不咸山,北魏称徒太山,唐称太白山,辽金已有长白山之名。
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,素有“千年积雪万年松,直上人间第一峰”的美誉。景区是拥有“神山、圣水、奇林、仙果”等盛誉的旅游胜地。
地形地貌
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,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。在2亿年至7500万年的中生代以前,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,形成古老的岩层。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,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。到了新生代,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。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。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、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。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——长白山主峰。玄武岩高原(又称山麓倾斜高原)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,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,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,海拔约在1000~1800米之间,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。
气候特点
长白山景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,除具有一般山地气候的特点外,还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。总的特点是冬季漫长凛冽,夏季短暂温凉,春季风大干燥,秋季多雾凉爽。年均气温在-7℃至3℃之间,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10℃。年降水量在700至1400毫米之间,6至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%至70%。云雾多,风力大,气压低,是长白山主峰气候的主要特点。[6]历史沿革上古长白山景区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,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。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《山海经》中,就有所记载,《山海经》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(即神仙山)。
主要景区
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,是一座火山口,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。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.1米,天池略呈椭圆型,南北长4.4公里,东西宽3.37公里。总蓄水量20.4亿立方米。天池水温为0.7°C至11°C,年平均气温7.3°C。天池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,是东北三条大江——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的发源地。
聚龙泉
聚龙泉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、分布最广、水温最高的温泉,堪称长白山第一泉。它位于长白瀑布北约900米,在落笔峰北倒石堆下侧。分布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,二道白河从温泉群中间穿过。在河流方向的右方,泉口比较集中,有数十处之多,较大泉眼有7处。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,似群龙喷水,故名聚龙泉,在聚龙泉下部建有“怡神浴”浴池。
黑风口
沿北坡登山去天池,在岳桦林带与高山冻原的交界处,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交汇处,天然形成一豁口,就是闻名长白山的黑风口。在风口可以饱览长白瀑布的全貌,在这里踞高临下,U形谷尽收眼底。从U型谷底仰视黑风口,黑风口成了城堡的大门,洞开在两座碉堡之间,人称“南天门”。黑风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没,断崖绝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。
长白瀑布群
长白山天池四周奇峰环绕,北侧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,池水由此缺口溢出,向北流经1250米处的断崖流下,形成落差68米高的瀑布群,这就是长白瀑布群,它是长白山的第一名胜,是中国东北最大的瀑布群。它上与天池相接,下通二道白河,是松花江的正源。
自然资源资源
长白山景区资源丰富,动植物种类繁多,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,是世界少有的“物种基因库”和“天然博物馆”。据统计,这里生存着1800多种高等植物,栖息着50多种兽类,280多种鸟类,50种鱼类以及1000多种昆虫。